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使用效果不佳的排查
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使用效果不佳的排查
更新时间:2025-08-21 点击次数:23
  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出现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时,可能涉及设备性能、操作流程、样品特性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系统性排查与优化建议:
  一、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设备性能验证与校准
  1. 温度均匀性检测
  空载测试:在设定目标温度下运行足够长时间后,使用多点热电偶(至少9个点)测量工作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。若各点温差超过±2℃,则表明气流循环系统存在死角或风机效能不足。
  负载验证:放入典型样品后重复上述测试,观察样品周围是否存在明显温度梯度。必要时调整样品架布局或增加导流挡板改善空气流动路径。
  2. 转换速率确认
  使用数据记录仪连续监测升温/降温曲线,对比说明书标称的速率。若实际速率偏低,可能是制冷剂泄漏、压缩机老化或加热管功率衰减导致。需检查压力表数值是否异常,并清洁冷凝器翅片提升换热效率。
  3. 传感器准确性校核
  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参考源,在不同温度点进行比对试验。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,需重新标定控制系统的AD模块参数。
  二、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操作规范性审查
  1. 预处理必要性
  确保样品在进入测试前已达到室温平衡状态,避免因初始温度差异过大引发凝露现象。对于大型零部件,建议先置于过渡室适应一段时间再转入冲击箱。
  2. 摆放方式优化
  遵循“三维空间均布”原则:样品间应保持至少10cm间距以保证气流通畅;扁平件采用垂直放置以利于冷热空气对流;密集排列会导致局部温变滞后。同时注意避免阻挡出风口和回风口。
  3. 程序设置合理性
  根据测试标准编写多段阶梯式温控程序,而非简单的高低温跳跃。
  三、两箱式高低温冲击箱样品适配性分析
  1. 热惯性影响评估
  金属类样品由于导热快易跟随腔体温变,而塑料、橡胶等绝缘材料内部可能存在显著滞后效应。此时可尝试降低升降温速率至3~5℃/min,或采用分段驻留法给予充分响应时间。
  2. 相变潜热干扰应对
  含水率较高的试样在低温阶段会发生结霜融化吸热过程,导致实际温度偏离设定值。解决方案包括预干燥处理、增大风速强制对流,或者启用湿度补偿功能(如有)。
  3. 尺寸效应考量
  超大尺寸样品会占用大部分工作室空间,阻碍空气循环回路的形成。理想情况下,单个样品体积不应超过工作室容积的1/3,质量不超过载重限制的70%。
 

 

联系方式

邮件:739320289@qq.com
地址:东莞市东坑镇俊达西路126号
微信扫描关注我们: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769-83886585

扫一扫,关注我们